跨境电商【讲解揭秘】
大家好,我是芯创
芯创爱吹牛
我是从去年开始尝试运营这个跨境电商,到现在走向正轨可以完美运营,也是整理了一整套的操作体系。如果有兴趣,也欢迎小伙伴们和我做交流探讨。
我们都知道跨境电商,就是把我们国内的货物通过境外平台卖给老外。但是有很多小伙伴却不知道什么叫COD模式。简单来说,COD就是货到付款模式。
通常做跨境我们想到的最多的就是亚马逊和虾皮,看到做的最多的也是亚马逊和虾皮。而我们之所以当初没有选择这两个平台,只是单纯的认为,对于新手不太友好。平台使用费,卖货抽成,注册开店资质,境外账户,等等一系列问题。
亚马逊更像是海外版的京东,想做亚马逊就要先了解什么是FBA。你可以理解为亚马逊版的 京东自营,想知道怎么加入FBA,可以搜索百度查一查。
其实参考京东加入京东自营的政策,就可以脑补出怎么加入FBA了。能加入FBA的,绝对不是一两个人的小团队能操作起来的。如果是小白,就想赚信息差,那就要知道另一个单词 FBM 和淘宝开店原理差不多,就是自己搞定物流。
关于这个就不再多讲,因为这也不是我们今天的主题。
而我今天要讲的,就是我们作为小白是如何不需提供任何资质和附加条件。只需一台电脑,就可以把中国制造,卖向世界。
以我们目前所选平台来讲,将货卖向世界需要七步:
一、店铺账号
二、搭建网络环境
三、选择市场定位
四、选择选品方向
五、商品上架
六、回复客户信息
七、确认收货下单
下面我们就一个一个得来讲
一、店铺账号
店铺账号可以选择向号商购买,向号商购买过来的店铺账号涉及的问题就是,容易改变IP,一个不注意,IP改变,就有可能导致你购买来的账号成为废号。
所以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选择自己做号,购买的账号成本不一,质量也没有保障。而我们自己做店铺号,成本也不过两块钱一个,就算质量不行,删了重做就好了。成本也不过两块,卖出一件货,就可以做几百个。
二、搭建网络环境
通俗来讲就是搭建我们和境外沟通的桥梁。部署好自己的网络环境才能让客户看到我们的产品。包括把店铺进行批量操作,都需要提前搭建网络环境。
三、选择市场定位
选择目前流量比较高的国家和地区,通过之前搭建的网络环境做出准确定位,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,分析平台可以热销的产品,从而选择自己的选品方向。
四、选择选品方向
根据我们之前定位好的选品方向,在国内的电商平台选择我们要卖的产品,下载图片和标题。如果图片有汉字,那我们就需要将图片汉字再翻译成当地的语言。
五、商品上架
商品如何上架,我之前在朋友圈分享过这个步骤,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到朋友圈围观一下。简单几秒,就可以一键上传。
六、回复客户信息
及时回复客户信息,这一点也很重要,抛弃国内电商的传统思路,不要客户问一句,你答一句。在之前两个月的实践中,我也摸索出了一套针对其他国家客户的话术。其本上客户也很爽快,十句内成交的客户也不在少数。
七、确认收货下单
这个时候一个客户基本上已经完成了,我们收到收货信息后,剩下的就是到国内平台下单,由物流发到客户手中。客户收到货物后,一个客户的整个流程就结束了。
之前有小伙伴问我,如果客户拒收了怎么办?这种情况不是没有,如果说有的客户因为某些原因,没办法签收。那么这件商品会在当地的物流保存十五天到一个月。半个月一个月的时间,你的这件商品也已经早就卖出去了。
为什么这么自信呢,我的店铺跟不要钱捡来的一样。我开五个店铺,十个店铺,光上架卖那一件商品行不行? 卖出去,那还不是随随便便么?
还有小伙伴问,那流量问题怎么解决?这个问题我自己都没有想过,也用不着我去想。 所用的流量都是自然流量,基本上商品上架半个小时,消息就开始不断来了。如果想靠走量赚钱,那就找最便宜的商品,把价格压下来。
如果说,想进入跨境电商这个行业,那你要明白你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,如果你想一上来就出单,一上来就月入几万,年入百万。那也就不要插手这个行业了。再牛13的老师,也指导不了你。
一口吃不了个胖子,跨境电商可以说是一个循序渐进,不断积累的过程,一个趋势性的行业,也是明文规定未来外贸的新形态。